雜志名稱:Front Microbiol
文獻題目:Zhou J, Yao Y, Jiao K,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Microbiota and Cytokine Profile in Periodontal Host Homeostasis[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7, 8: 2144.
第一作者:Zhou J
作者單位: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of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China
本實驗所用產品:QAH-PDD-1(20個牙周病抗體芯片)
實驗樣品:牙齦溝液
研究背景:
牙周炎是一種細菌引起的口腔炎癥性疾病,在世界范圍內有很高的發病率。患病率,影響大約50%成人,并且65歲以上的人超過60%。牙周炎不僅僅對口腔健康有害;事實上,許多系統性疾病和牙周病之間的潛在關系已經得到了重視。研究發現,微生物群落比單個細菌菌落與牙周病的關系更密切。人類微生物組失調和宿主炎癥失調在牙周病中起重要作用。宿主對細菌的反應將會觸發免疫細胞并改變抗炎和促炎癥因子之間的平衡,從而促進疾病進展。然而,確切的機制仍不清楚。IL- 1β,IL-6,IL-8,CRP已被證明對牙周病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對有關各種細胞因子和微生物作用牙周炎的全面認識是缺乏的。因此,采用微生物群及細胞因子圖譜比單個細胞因子及單個菌落更適合應用于預測牙周炎的發展和診斷。
1 結果
1.1?分組
16例牙周病牙齦溝液
15例正常人牙齦溝液
1.2?牙齦溝液的菌落群分析
經過測序鑒定,發現在健康和牙周炎組中,分別在不同層次分類中分布著不同豐度的細菌群落組成,包括兩個小門,四綱,六目,八科,十四屬,四十三種(p<0.05)。
1.3?不同細菌分布模式
????????為了確定正常與牙周炎齦溝液中微生物群落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對每組的細菌屬類進行Schoener法同現概率分析。以下根據Schoener index模型繪制的兩個熱圖(A:健康組,B:牙周炎組)用于評估各組內的細菌結構。結果表明,在健康與牙周炎組間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且差異是由于在牙周炎組共同出現更多屬級微生物群落。
1.4?RayBiotech抗體芯片尋找細胞因子與細菌群落結構在健康或牙周炎齦溝液中的關系
采用牙周炎抗體芯片檢測健康與牙周炎組牙齦溝液中20種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CRP在牙周炎病人中高表達,IL-8低表達,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在細胞因子間顯示明顯的相關性,如圖4。Mantel檢驗揭示了細胞因子與微生物群之間的顯著一致性。PROTEST檢驗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結果(健康組:M12 = 0.61,P<0.05;牙周炎組:M12 =0.68,P = 0.933)。細胞因子立體基陣能很好與健康組微生物符合,而不是牙周炎組,如圖5A。為了檢測其特異性,還對細胞因子與屬級別微生物之間進行了相關分析,如圖5B。表1顯示,osteoactivin、MMP-9、IL-8、MIP-1a與門,綱,目,科,屬級別的細菌組成顯著相關。除了IL-8、MIP-1a、MMP-9和osteoactivin,CRP也在物種級別上與細菌成分有關。
結論: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改變導致細胞因子和微生物之間健康相關性的破壞。微生物和免疫反應之間的平衡失調可能是牙周炎主要的發病機制。RayBiotech抗體芯片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
做芯片,找Ray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