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名稱:??Cytokine??(IF??2.874)
文獻題目:
Sugitharini V, Pavani K, PremaA, et al. TLR-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neonatal pathogens andco-infection in neonatal immune cells[J]. Cytokine, 2014, 69(2): 211-217.
本實驗所用產品:RayBiotech人AAH-INF-3抗體膜芯片
(40個炎癥因子抗體芯片)
實驗樣品:細胞培養上清
?研究背景:
?????新生兒主要依靠先天免疫系統抵抗入侵病原體,TLRs如同天然免疫的眼睛,監視與識別各種不同的疾病相關分子模式(PAMP),是機體抵抗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屏障。在機體對入侵病原體發起炎癥反應中TLRs起到關鍵作用。新生兒最常見的感染病原體有大腸桿菌,肺炎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病原體共感染在新生兒敗血癥上很常見。本文旨在研究TLR2?和TLR4介導的新生兒對病原體的炎癥反應。
本研究用LPS,PGN,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刺激臍帶血單核細胞,?分析CD14+CD16+和?CD14dimCD16+?細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達,以及比較臍帶血與外周血的炎癥反應的不同。結果發現TLR2和TLR4在兩個單核細胞亞群中表達不同,新生兒細胞能夠和成年人細胞一樣分泌相似水平的促炎癥因子IL6、IL1b和抗炎癥因子IL10、IL13。IL23和MCP-1在CBMCs(臍帶血單核細胞)表達低于PBMCs(外周血單核細胞),IL8則相反。炎癥因子抗體芯片結果顯示多個細胞因子在LPS和PNG共感染細胞時候表達降低,結果表明,TLRs介導的炎癥反應會根據入侵病原體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響應。
研究思路
1?樣品準備
l??臍帶血單核細胞(CBMCs)
l??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
l??LPS, PGN?和LPS + PGN藥物刺激后收取上清檢測
2 ?單核細胞亞群數目在不同病原體刺激后發生變化
3 TLR2?和TLR4在兩個單核細胞亞群中表達不同
4ELISA檢測比較PBMCs與CBMCs?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
新生兒細胞能夠和成年人細胞一樣分泌相似水平的促炎癥因子IL6、IL1b和抗炎癥因子IL10、IL13。IL23和MCP-1在CBMCs(臍帶血單核細胞)表達低于PBMCs(外周血單核細胞),IL8則相反。
?
5 ?RayBiotech抗體芯片篩查PBMCs與CBMCs在感染與共感染炎癥、趨化因子表達水平變化
RayBiotech抗體芯片AAH-INF-3篩選PBMCs與CBMCs在LPS,?PGN分別感染與共感染后,細胞上清中炎癥、趨化因子表達水平變化,結果顯示,IL6、IL8、MCP-1在共感染細胞中表達明顯增高。更有趣的發現是GM-CSF, MIP-1a?,MIP-1b, IL-10, TNF-a ,RANTES, IL-6, IL-8, MCP-1在PBMCs共感染細胞上清中表達明顯增高。
結論:RayBiotech芯片的結果顯示PGN感染PBMCs與CBMCs比LPS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弱,共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最大。論文揭示新生兒免疫細胞對不同的病原體感染產生不同響應。盡管新生兒單核細胞在病原體感染后能夠通過TLR2和TLR4激活強大的炎癥反應,但是在共感染的時候不能夠像成熟細胞一樣產生更多的細胞因子,說明新生兒單核細胞的功能不成熟。?RayBiotech芯片在該機制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